邮箱账号登录

关闭

  • 用户名

    @pric.org.cn
  • 密码

  • 语言

当前位置:

中文刊《极地研究》出版工作稳步推进,编校质量获得上海市优秀

发布日期:2020-07-20 06:30:26

在克服全球新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中文刊《极地研究》按计划完成期刊出版的上半年任务,出版了2020年第1期和第2期,共刊发论文25篇、极地动态3篇。这些出版的论文涉及极地生物与生态学(6篇)、极地海洋科学(5篇)、极地地质学(4篇)、极地工程技术(4篇)、极地冰川学(2篇),以及极地大气科学、极地地球物理学、极地地球化学和极地环境监测(各1篇)等领域。

2020年第2期刊发了3篇研究综述:“极地微生物基因组挖掘现状与展望”、“白令海峡区域太平洋入流水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和“北极区域构造对沉积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其中“极地微生物基因组挖掘现状与展望”一文总结了极地微生物基因组相关研究国内外现状与主要的研究方向,分析了极地微生物基因组挖掘潜力与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而提出了需要突破的重点方向。“白令海峡区域太平洋入流水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梳理了目前国内外有关太平洋入流水流量、环流与水团等主要特征的相关研究进展,总结了太平洋入流水的流量变化和驱动机制、环流路径和影响因素,以及与太平洋水有关的水团特征。“北极区域构造对沉积盆地演化的控制作用”的作者在综述北极主要沉积盆地演化序列事件基础上,归纳出三类对北极沉积盆地演化起主控作用的区域构造因素:(1)后造山伸展垮塌;(2)地体增生前陆收缩;(3)洋盆扩张作用。

依托本刊在业界的口碑和广大的读者群和作者群,编辑部按计划开展约稿与推介活动,争取更多的优质稿源。特别是,新栏目 “极地动态”吸引同行更多的关注。2020年上半年《极地研究》已收到投稿58篇,录用稿件也较为充裕,作者的投稿与录用文章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

《极地研究》下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1)高质量地完成第3期和第4期的出版,加大优秀论文的宣传;(2)结合国家极地项目或者专题组织专刊(专辑)出版;(2)提前布局和储备下一年度稿件,力争刊发有影响力的综述文章;(3)做好新一届编委会的换届和召开编委会会议;(4)开展极地研究青年优秀论文的评选;(5)认真学习和领会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期印发实施的《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推动期刊往更高水准发展。

根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关于2019年本市期刊编校质量检查情况的通报(沪新出〔2020〕9号)”,《极地研究》检查结果为“优秀”。2020年《极地研究》入选了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极地研究》将以编委会换届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各方潜力,齐心协力将《极地研究》做成更有影响力的期刊。


相关信息:

《极地研究》创刊于1988年。2018年,不仅特别策划和出版了“极地研究创刊30周年特刊”(第30卷第3期),而且召开《极地研究》编委会会议暨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对期刊发展的30年进行了回顾,对期刊今后的定位、改进、提升影响力等进行探讨。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期刊综合质量稳定提升,期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被国内多家重要的核心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极地研究》也被部分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美国化学文摘(CA)、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

2019年,中国科协发布了《分领域发布我国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从国内、国外科技期刊中遴选出一批科技人员公认、社会影响力强、期刊出版界认可的期刊,进行分领域等效评价。2020年《极地研究》入选了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


Copyright © 2011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沪ICP备1602654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7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