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账号登录

关闭

  • 用户名

    @pric.org.cn
  • 密码

  • 语言

中心概况

General Profile

Overview of Researchers


PRIC now has more than 150 professionals, including 54 senior and 59 intermediate ones,3 national-level leading talents, 2 national-level young talents, 10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ffirmed by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2 Pujiang Talents (Shanghai), 9 people receiving special government allowances from the State Council, and 4 persons as principals of the national key R&D projects. There are also one national-level innovation team and one innovation team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ffirmed by the Ministry of Natural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PRIC has established cooperative relations with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Oceanography (Zhejiang University) and College of Oceanography (Hohai University), for the co-constructional plan of disciplinary developmen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lying on domestic universities, it has had 58 postgraduate students jointly trained in the fields of oceanography, glaciology, biology, ecology, space &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astronomy.

 

It has a st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independently recruiting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which is a platform for visiting scholars from home and abroad to work and cooperate in research. It has trained 13 post-doctoral researchers. 

极区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创新团队

       南极天文团队发现昆仑站等南极台站可高效捕捉低轨空间碎片等目标,可观测时间长,且极昼期间也可开展,对中国具有极高的战略意义,研究结果发表在《极地研究》,研究团队入选2019年国家级创新团队,团队负责人入选2021年度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第二梯队。

关闭

极区大气与空间物理创新团队

       利用极地独特的地理优势,围绕太阳风能量注入过程及其对空间天气和气候系统的影响这一前沿科学问题,团队开展了极光、极区电离层、极区中高层大气和空间等离子体波的观测与研究工。在我国南极中山站和北极黄河站建设了多要素的、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空大气物理自主观测系统。利用中山站和黄河站地磁共轭(几乎处在地球磁场的同一条磁力线的南北两端)的地理优势,建成了国际上少有的高纬共轭观测台站对和相应的数据分析平台。观测区域涵盖了极盖区、极隙区和极光区及亚极光区,观测要素涵盖了中高层大气、地磁、极光、极区电离层等。

       以自主观测为基础,该团队先后承担了海洋行业专项、气象行业专项、极地专项、5项国家基金项目重点项目、2项重点研发项目等国家重点项目,在极区电离层、极光和粒子沉降、极区等离子体对流、空间等离子体波、极区电离层-磁层耦合等方面,特别是极隙区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团队已形成了一支具有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和高素质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的科研队伍,团队曾获海洋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人社部和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项。2021年获得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

关闭

杨惠根

       1965年9月生,于武汉大学获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学会极地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国家代表、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主任、英文期刊《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主编。

       研究方向为极区大气与空间物理学,长期从事极地科学研究,建立地球极隙区极光南北极共轭观测体系,开展了极隙区电离层踪迹及其动力学过程、日侧冕状极光的分类及其产生机制以及地球极隙区动力学等科学问题研究。荣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傅承义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国家海洋局一等功、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 发表科学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


关闭

孙波

       1965年12月生,于中科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自然地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党委书记、副主任、二级研究员,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南极冰川学研究及极地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工作至今参加了首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和多次南极科学考察,曾先后4次参加南极内陆科学考察,曾担任中国第33次、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担任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副领队。有关研究成果分别发表在《自然》等国际顶级刊物,荣获国家海洋局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2次,担任中国科协国际科学理事会中国委员会(ISC-CHINA)委员。


关闭

周宏岩

       1966年9月生,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入选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星与恒星科学、黑洞物理学、星系天文学和宇宙学。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被同行引用3000多次。创新性科学成果主要包括:发现黑洞引力辐射反冲第一个观测证据;首次提出可利用光学光谱观测和红外测光监测搜寻和黑洞潮汐力瓦解吸积恒星事件,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近邻环境;提出了确定类星体外流方向的新思想,首次发现部分宽吸收线类星体中存在极向外流;首先提出可以用宇宙中最丰富的氢和氦原子吸收线作为探针,在第一批类星体中基于运动学直接观测到抵达黑洞吸积盘的高速气体内流。上述研究工作和后续结果分别发表在《自然》等国际顶级刊物;被《自然-物理》专文介绍,欧洲航天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宇航局专题新闻报道。


关闭

雷瑞波

       1981年11月生,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工科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并获得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20年12月起担任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冰冻圈工作组国家代表,MOSAiC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中方协调人,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观测技术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和Advance in Polar Science编委;曾担任第23 届IAHR-冰科学国际研讨会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极地海冰物理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极地气-冰-海相互作用,海冰热力学过程,以及海冰观测技术等。2017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科普专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


关闭

胡泽骏

       1978年7月生,于武汉大学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从事极区空间环境学研究、磁层-电离层耦合动力学过程研究。负责我国南北极站基空间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自主极区空间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观测技术的研发;人工智能与极区空间环境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在极区空间环境数据分析、建模和预报上的应用;依托自主观测,开展太阳风能量注入对极区空间环境影响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工程指挥部副总工艺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十届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理事。


关闭

周宏岩

       1966年9月生,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入选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行星与恒星科学、黑洞物理学、星系天文学和宇宙学。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被同行引用3000多次。创新性科学成果主要包括:发现黑洞引力辐射反冲第一个观测证据;首次提出可利用光学光谱观测和红外测光监测搜寻和黑洞潮汐力瓦解吸积恒星事件,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近邻环境;提出了确定类星体外流方向的新思想,首次发现部分宽吸收线类星体中存在极向外流;首先提出可以用宇宙中最丰富的氢和氦原子吸收线作为探针,在第一批类星体中基于运动学直接观测到抵达黑洞吸积盘的高速气体内流。上述研究工作和后续结果分别发表在《自然》等国际顶级刊物;被《自然-物理》专文介绍,欧洲航天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和美国宇航局专题新闻报道。


关闭

胡泽骏

       1978年7月生,于武汉大学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从事极区空间环境学研究、磁层-电离层耦合动力学过程研究。负责我国南北极站基空间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自主极区空间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观测技术的研发;人工智能与极区空间环境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在极区空间环境数据分析、建模和预报上的应用;依托自主观测,开展太阳风能量注入对极区空间环境影响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工程指挥部副总工艺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十届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理事。


关闭

雷瑞波

       1981年11月生,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工科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并获得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20年12月起担任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冰冻圈工作组国家代表,MOSAiC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中方协调人,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观测技术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和Advance in Polar Science编委;曾担任第23 届IAHR-冰科学国际研讨会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极地海冰物理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极地气-冰-海相互作用,海冰热力学过程,以及海冰观测技术等。2017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科普专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


关闭

刘建军

       1982年2月生,于武汉大学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美国国家大气科学中心、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研究,获得2017年国家海洋局“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从事极区高层大气磁层-电离层耦合研究。利用多波段的极光、国际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SuperDARN、电离层测高仪、宇宙噪声接收仪、磁力计等设备的观测数据,专注于扰动太阳风引起的极区空间天气态势感知和效应研究,至今发表论文10余篇,学术成果被哈佛大学ADS门户等详细报道。


关闭

黄嵘

       1976年3月生,于大连海事大学获学士学位,正高级轮机长,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船舶与飞机管理处机务主管,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

       专业领域为船舶轮机管理,开展极地破冰船动力配置研究。先后担任“雪龙”号、“雪龙2”号轮机长,参加过17次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全程参加了中国首制极地考察破冰船的建造,并保障“雪龙2”号进行了首次南、北极科学考察任务,在极地考察破冰船建造和运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十多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2011年被评为“海洋系统优秀科技青年”;2021年评为中国首批正高级轮机长。


关闭

俞勇

       1977年2月生,于青岛海洋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生态中心(筹)主任,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参加中国第2次北极考察和中国第23次南极科学考察,曾任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队长城站站长。

       研究方向为极地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利用。在《微生物学报》、Int J SystEvolMicrobiol、Marine Drugs、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Polar Biology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80余篇。2011年度被评为全国海洋系统优秀科技青年。主要研究方向:1)极地微生物生态学研究;2)极地微生物分离培养新方法和极地微生物新物种研究;3)极地微生物资源潜力研究。


关闭

崔祥斌

       1981年5月生,于浙江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极地冰雪与气候变化研究所(筹)召集人、极地冰川学学科负责人,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太原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SCAR Bedmap 3国际计划核心组成员、SCAR RINGS国际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极地青年科学家协会中国分会APECS China 首届理事,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筹)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Polar Science和Remote Sensing期刊专刊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极雷达冰川学和冰盖不稳定性研究,包括冰雷达前沿技术、数据处理分析方法、航空和地面观测平台研制,以及基于冰雷达观测的冰下地形测绘,冰下环境和过程研究等。先后参加6次南极考察,包括2次内陆冰穹A考察和4次航空考察。设计并完成冰穹A区域的精细空间网格冰下地形和冰厚测绘,首次获得冰穹A区域超高网格分辨率冰下地形模型,揭示出冰下早期山地冰川作用地形,进而推断了南极冰盖的早期起源和演化,为我国南极深冰芯钻探提供关键依据;联合原中科院电子所研制成功两型地面冰雷达系统;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建立了以“雪鹰601”固定翼飞机为平台的南极航空科学观测体系,参与实施广泛国际和国内合作的东南极伊丽莎白公主地大范围航空调查,填补了南极最大数据空白区;引入国际先进模型方案构建了伊丽莎白公主地高分辨率冰下地形高程模型,推动了我国南极首批冰下地形的命名。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奖二等奖和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获得第七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青年创新基金论文奖,发表各类学术论文近70篇,其中一作和通讯作者论文20多篇,获得专利8项、软著6项。


关闭

邓贝西

       邓贝西,1989年5月生,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员,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副主任,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

       主要从事极地地缘政治与安全,极地国别战略、北极航道等领域的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北极安全研究》(2020年),在《太平洋学报》《Arctic Yearbook》《Russia in Global Affairs》等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撰写的十余篇决策咨询的内参和专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领导的批示。


关闭

姜鹏

       1982年11月生,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入选自然资源部青年科技人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星系和黑洞物理学,行星科学,空间碎片和天文仪器技术。在国际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被同行引用500多次。创新性科学成果主要包括:提出探测宇宙中类银河系尘埃的系统方法,发布了最早一批具有此类尘埃的星系样本;首先通过实测论证了利用南极天文技术在极区观测空间碎片的可行性和优势,直接推动了极区空间碎片观测的研究。

关闭

田启国

       1983年10月生,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入选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黑洞与星系的共同演化,以及南极天文选址。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发现了诊断高密度类星体吸收体的新探针;发现中国南极泰山站具有两个极佳的视宁度窗口。2012年11月—2013年4月参加了第29次南极科学考察昆仑站科考。以第一作者在Review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JCP,ApJ,MNRAS,SciBull,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极地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关闭

杨惠根

       1965年9月生,于武汉大学获理学博士,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海洋学会极地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国家代表、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主任、英文期刊《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主编。

       研究方向为极区大气与空间物理学,长期从事极地科学研究,建立地球极隙区极光南北极共轭观测体系,开展了极隙区电离层踪迹及其动力学过程、日侧冕状极光的分类及其产生机制以及地球极隙区动力学等科学问题研究。荣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科技奖(傅承义奖)、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国家海洋局一等功、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人才工程, 发表科学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


关闭

何剑锋

       1968年2月生,于厦门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三级研究员,南大洋专项首席科学家,同济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海洋学会极地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主要从事极地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极地海洋浮游生物生态学、极地海冰生物生态学、极地海洋生态系统环境响应、海洋生态环境观监测技术装备研发等。主持研发的海-冰-气无人冰站观测系统已得到业务观测应用;曾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发明专利2项。


关闭

雷瑞波

       1981年11月生,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得工科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并获得浦东新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20年12月起担任自然资源部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任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和河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冰冻圈工作组国家代表,MOSAiC气候多学科漂流冰站计划中方协调人,中国海洋学会海洋观测技术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Ocean-Land-Atmosphere Research和Advance in Polar Science编委;曾担任第23 届IAHR-冰科学国际研讨会国际科学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极地海冰物理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极地气-冰-海相互作用,海冰热力学过程,以及海冰观测技术等。2017年获得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科普专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4项,已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


关闭

唐学远

       1978年12月生,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物理海洋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

       从事极地冰盖多圈层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工作,现任“极地冰盖多圈层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团队负责人。研究兴趣为冰盖数值模拟与地球物理、雷达冰川学,发表研究论文60余篇(包括SCI/EI 30余篇),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同济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培养博士生4名,硕士生5名。


关闭

刘勇华

       1967年6月生,于澳大利纽卡索大学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曾两次赴日本国立极地研究所访问,两次赴澳大利亚纽卡索大学空间物理研究中心短期访问,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合作博士生导师。

       开展空间等离子体波研究。获2012年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资助,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先后赴南北极越冬、度夏考察五次。担任国际著名地学杂志JGR、国内核心期刊“极地研究“等杂志审稿人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评审专家。迄今在GRL、JGR等国内外著名刊物正式发表论文近50篇。


关闭

胡泽骏

       1978年7月生,于武汉大学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人才。

       从事极区空间环境学研究、磁层-电离层耦合动力学过程研究。负责我国南北极站基空间环境监测体系的建设和运行,自主极区空间环境监测标准的制定,观测技术的研发;人工智能与极区空间环境交叉学科研究,及其在极区空间环境数据分析、建模和预报上的应用;依托自主观测,开展太阳风能量注入对极区空间环境影响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91篇。担任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工程指挥部副总工艺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十届空间物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理事。


关闭

罗玮

1979年9月生,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获水生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生态保护研究所(筹)研究员。多次参加南、北极现场科学考察。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启明星计划A类资助。曾任“南极长城极地生态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要协调人。曾任极地亚洲论坛(AFoPS)2017/2018中方轮值期,执行秘书长。目前任AFoPS中方协调人;曾任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IASC)陆地工作组(TWG)的中方委员。主持构建了极地微生物种质资源库(PMCC),主持极地长城站陆地与近岸生态系统监测能力建设。

主要研究方向:极地浮游微生物生态学,藻类系统分类学,极地陆地与近岸生态环境研究。

关闭

李会荣

1972年2月生,与中国海洋大学(原青岛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极地生态保护研究所(筹)研究员 。先后4次参与南、北极科学考察活动。

主要研究方向:从极地微生物的分离鉴定、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功能基因等方面开展极地、海洋微生物的研究。

关闭

刘建军

       1982年2月生,于武汉大学获空间物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在美国国家大气科学中心、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研究,获得2017年国家海洋局“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入选2019年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第三梯队。

       从事极区高层大气磁层-电离层耦合研究。利用多波段的极光、国际超级双子极光雷达网SuperDARN、电离层测高仪、宇宙噪声接收仪、磁力计等设备的观测数据,专注于扰动太阳风引起的极区空间天气态势感知和效应研究,至今发表论文10余篇,学术成果被哈佛大学ADS门户等详细报道。


关闭

廖丽

       1984年11月生,于浙江大学获微生物学博士学位,期间赴美国哈佛大学联合培养两年,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极地微生物及其基因与产物资源研究团队负责人,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生导师。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欧盟委员会 “中欧人才项目”、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资助、牛顿基金(中英联合科学创新基金)等荣誉与奖励。曾任美国微生物协会(ASM)会员,现任上海市微生物协会海洋微生物专业委员会、上海市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会员。参加第32次中国南极考察长城站度夏科考。

       研究领域为微生物学,重点围绕环境微生物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包括极端环境微生物生存适应机制、微生物分子生态学、微生物组学、微生物资源及其功能基因与产物研究。目前在Molecular Ecology、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环境微生物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8篇,第一/通讯作者论文16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专利2项,参与编写《海洋强国建设重点工程发展战略》专著章节。


关闭

张芳

       1982年10月生,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海事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极地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生态环境业务化观监测与研究及心理学研究,研究方向包括病毒、原核、真核生物群落多样性、组成及对气候环境变化的响应、微生物对低温钢的腐蚀机理、环境污染物分布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鱼类肠道微生物朔源、极地环境对人类心理影响研究等。现任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Research《地球科学研究》编委。共有8次南北极考察经验,发表论文60余篇,SCI(E)收录26篇;其中第一(责任)作者文章36篇,SCI(E) 收录18篇。开展业务化工作,参与编纂完成文件报告13份:主笔完成11份,独立发表1份。建立了南极、北极海洋生态主题数据库及极地生态环境研究与监测信息平台,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两项;协助培养硕、博研究生11名。


关闭

程文芳

       1979年2月生,于四川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郑州轻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数据共享、数据集成、数据挖掘、信息平台构建等工作,在关键词检索,跨库检索,搜索引擎,本体建设领域有坚实的研究基础。近年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已发表论文15余篇,获得计算机领域国际技术水平认证2个。于2008年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承担数据管理员岗位,多次以中国极地数据协调员身份参加AGU, IPY, AFOPS, SOOS,CODATA,IASC等国际数据会议。


关闭

郭井学

       1979年1月生,于吉林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

       主要从事极地地球物理观测与研究工作,重点围绕冰盖结构及其稳定性、冰盖与⽓候、南极地区地质构造等⽅⾯的科学问题开展综合性观测。获“CAA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发明专利2项。


关闭

Copyright © 2011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沪ICP备16026541号  沪公网安备31011502017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