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 “极地海洋环境监测网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 顺利通过验收
发布日期:2020-03-03 06:30:10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极地海洋环境监测网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自2014年开始立项执行,于2017年底结束,项目由极地研究中心牵头,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五十七研究所上海分所、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参与建设。该项目针对极地海洋的特殊考察环境构建了极地特殊环境下站、船、极地中心一体化数据传输和组网,可实现数据的实时或准实时传输,具有极地环境数据的汇交、集成、管理和产品发布功能,同时对部分海洋环境典型要素进行了趋势性评价,形成了普里兹湾和雪龙船走航断面海洋环境监测示范系统。
项目专家组评审验收
2019年9月21日,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财务与资金运用司组织有关专家在天津召开了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极地海洋环境监测网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验收会议,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汇报,认真审查了项目验收材料并进行了质询。该项目资料齐全,项目承担单位内控制制度健全,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单独核算,支出合理,符合预算批复内容和国家相关规定,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同意通过验收。
至此,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极地海洋环境监测网系统研发及应用示范”顺利通过验收。这一实施4年的科技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项目编制了《极地环境综合监测网体系架构设计》方案,开展了普里兹湾和雪龙船走航断面示范区的海洋环境综合观测,升级了极地快速数据传输链路系统,开发了基于GIS的极地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管理与共享系统;同时发表相关论文19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出版数据图集6部,取得软件著作权6项。该项目的顺利完成将对我国极地海洋环境监测、南极现场采集数据的实时传输方法、数据智能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也为我国极地环境长期业务化监测体系的建立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来源:程文芳)